表示知己的诗词有哪些(描写知己的诗句和名言)
鲁迅说:
人生得一知己足矣,斯世当以同怀视之。
人生一知己,足以慰风尘。猎猎风尘,有知己相伴,就足够抵达幸福的彼岸,因为心灵有寄、灵魂有依才是最真实的幸福。
人生难得一知己,千古知音最难觅。诗词中的知己情深,同样让人动容。
《金缕曲· 赠梁汾》
清·纳兰容若
德也狂生耳!
偶然间、淄尘京国,乌衣门第。
有酒惟浇赵州土,谁会成生此意?
不信道、遂成知己。
青眼高歌俱未老,
向尊前、拭尽英雄泪。
君不见,月如水。
共君此夜须沉醉。
且由他、娥眉谣诼,古今同忌。
身世悠悠何足问,冷笑置之而已!
寻思起、从头翻悔。
一日心期千劫在,
后身缘、恐结他生里。
然诺重,君须记。
于豪爽中著一二精微语,绵缠中著一二激励语,读来使人五内沸腾,神摇魄荡,真是羡慕被赠予这首词的人。
《别董大》
唐·高适
千里黄云白日曛,北风吹雁雪纷纷。
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
日暮天寒,本来就容易引发人们的愁苦心绪,而眼下,诗人正在送别董大,他并没有沉溺在离别的感伤之中不能自拔。他能以理驭情,另具一副心胸,写出慷慨激昂的壮伟之音。
《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》
唐·岑参
弯弯月出挂城头,城头月出照凉州。
凉州七里十万家,胡人半解弹琵琶。
琵琶一曲肠堪断,风萧萧兮夜漫漫。
河西幕中多故人,故人别来三五春。
花门楼前见秋草,岂能贫贱相看老。
一生大笑能几回,斗酒相逢须醉倒。
宴会中不时地爆发出大笑声,这样的欢会,这样的大笑,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,老朋友们端着酒杯相遇在一起,能不为之醉倒?
《少年行四首》
唐·王维
新丰美酒斗十千,咸阳游侠多少年。
相逢意气为君饮,系马高楼垂柳边。
即便是邂逅相逢的陌路人,杯酒之间便能成为意气相倾的知己,正表现了他们同声相应的热情。因此,在他们开怀畅饮的豪爽风度中,还渗透着为朋友倾情倒意、肝胆相照的人情美。
《探春慢》
宋·姜夔
拂雪金鞭,欺寒茸帽,
还记章台走马。
谁念漂零久,
漫赢得、幽怀难写。
故人清沔相逢,小窗闲共情话。
长恨离多会少,
重访问竹西,珠泪盈把。
雁碛波平,渔汀人散,
老去不堪游冶。
无奈苕溪月,
又照我、扁舟东下。
甚日归来,梅花零乱春夜。
如今有谁能关心我长期漂泊异乡?徒然积下满怀愁恨,却无法排遣。幸好在这清清的沔水之滨遇见你们这班好朋友,得以闲着无事,就一起在小窗前谈谈知心话。
《清明呈馆中诸公》
元·高启
新烟著柳禁垣斜,杏酪分香俗共夸。
白下有山皆绕郭,清明无客不思家。
卞侯墓上迷芳草,卢女门前映落花。
喜得故人同待诏,拟沽春雨醉京华。
“清明无客不思家”一句看似平实,却道出人心中深情,实是佳句。
《留别同年索士岩经历》
元·萨都剌
人生所贵在知己,
四海相逢骨肉亲。
在知己,宁论千里与万里。
志士鸡鸣中夜起,
秋雨粼粼剑光紫。
人生可贵的是能得到知心朋友,无论在哪儿相遇也像骨肉一样亲厚。
知己在,孤独的灵魂就有了歇息的港湾,孤寂的黑夜就有了前行的光亮,漫漫的人生光景就不会觉得孤苦无依。
《小窗幽记》
明·陈继儒
幽堂昼深,清风忽来好伴;
虚窗夜朗,明月不减故人。
幽静的厅堂,白昼显得特别深长,忽然吹来一阵清风,仿佛是我的友伴一般亲切;打开的窗子,显出夜色的清朗,明月的容颜,如同故人的情义一般丝毫不减。
《徒步归行》
唐·杜甫
明公壮年值时危,经济实藉英雄姿。
国之社稷今若是,武定祸乱非公谁。
凤翔千官且饱饭,衣马不复能轻肥。
青袍朝士最困者,白头拾遗徒步归。
人生交契无老少,论交何必先同调。
妻子山中哭向天,须公枥上追风骠。
人生相交,贵在知心。不去计较年龄的差异,便可得忘年之交;不求同调,便可得忘形之友。只要彼此情投意合,任何年龄、身份、行业的差异,都不会构成朋友之间的阻碍。
随机推荐: 青少年纯棉短袖t恤男 连衣裙两件套2022春新款 特价清仓秒杀 新加坡数学 小牛转把
相关的主题文章:- https://bestofthelist.com/the-most-handsome-korean-actors-2018/#comment-269633
- https://www.aquaponiclynx.com/growing-power#comment-476466
- https://anthronow.com/print/targeting-the-gun-question-the-culture-war-in-scope/comment-page-1#comment-372421
- https://BR32.com/blog/2016/02/03/hello-world/?unapproved=332579&moderation-hash=c33641b2c537aec2d019d404bb920d27#comment-332579
- https://anthronow.com/print/targeting-the-gun-question-the-culture-war-in-scope/comment-page-1#comment-373151